茶餐廳文化|茶餐廳是香港的獨有文化,而每一個外國人到香港旅遊,都會必去茶餐廳吃菠蘿包及喝港式奶茶。茶餐廳的常餐、快餐、奶茶、沙嗲牛麵到底又是怎樣來的?

撰文:SY|圖片來源:電影《咖喱辣椒》劇照、蕭欣浩授權圖片

每一個香港人從小就開始吃茶餐廳,而茶餐廳的文化、冷知識,你又知多少?GOtrip編輯部今次找來嶺南大學中文系講師蕭欣浩博士,為大家講解茶餐廳冷知識,一齊看下去吧!

嶺南大學中文系講師蕭欣浩博士(圖片來源:蕭欣浩授權圖片)
嶺南大學中文系講師蕭欣浩博士(圖片來源:蕭欣浩授權圖片)

茶餐廳文化1. 全餐、常餐及快餐

相信不少人都會去茶餐廳吃常餐、快餐,但到底這些是怎樣演變出來的?蕭欣浩指,1950年代,香港受西方文化影響,茶餐廳將「大餐」、「小餐」等貴價西餐變成「全餐」、「常餐」及「快餐」等。

(圖片來源:YouTube@MIRROR)
(圖片來源:YouTube@MIRROR)

茶餐廳的「全餐」有齊前菜、湯、主菜等,但價格較相宜;「快餐」講求簡單、速度快;營養餐有「牛奶」元素。

茶餐廳文化2. 凍飲加兩蚊

相信大家都知道凍飲要加2蚊,為何熱飲不用加錢,但凍飲就要?蕭欣浩指,當時因為制冰機、冰塊存放等問題,所以將成本轉移到消費者身上,「而家都未必加兩蚊,有啲仲加四蚊、五蚊啊!」

茶餐廳文化3. 奶茶、啡走、茶走

殖民地時期,香港受英國飲食文化影響,慢慢出現奶茶等飲品。以前的英國人愛喝英式奶茶,會利用價錢較貴的茶葉再加鮮奶等。而當時香港的碼頭工人會用餘下的不同茶葉混在一起,再加上花奶「煲」出一杯杯港式奶茶。

蕭欣浩說,因為當時牛奶價錢較貴,而煲出來的茶一定會比英式茶濃味,所以會加較易存放又濃味的花奶,最後就變成港式奶茶。

而啡走、茶走方面,相信是茶餐廳後來將奶茶、咖啡再演變出來的飲品,因為加煉奶總比加白砂糖健康吧。

茶餐廳文化4. 雪菜肉絲、沙嗲牛、公司三文治

茶餐廳吸收各地文化,再變成香港一樣樣較特別的食物,例如:雪菜肉絲由上海的雪裡紅演變出來。而大家每天吃的沙嗲牛公仔麵又是怎樣來的?

蕭欣浩指。沙嗲牛的出現有兩個說法,其中一個說法是來自星馬的燒烤時會有沙茶醬,當時在當地打工的華人或者是潮州人將這種文化帶來香港,再進行改良。蕭解釋:「潮州話的『茶』讀出來跟『嗲』相似」,可能就因為這樣沙茶就變成沙嗲了。而星馬的醬當然和香港的有點不同,要配合香港人的口味。

(圖片來源:YouTube@張敬軒 Hins Cheung)
(圖片來源:YouTube@張敬軒 Hins Cheung)

(圖片來源:YouTube@張敬軒 Hins Cheung)
(圖片來源:YouTube@張敬軒 Hins Cheung)

說到茶餐廳,怎可以不提公司三文治!公司三文治其實來自外國的club sandwich,當時可能要去會所等地方才吃到。所以茶餐廳又將貴價的club sandwich變成平民版公司三文治,每一間茶餐廳的公司三文治所用的材料都有點不同!

茶餐廳文化5. 冰室 vs 茶餐廳

總覺得現時的冰室和茶餐廳都是差不多,賣的食物大同小異,但以前其實是不同的。蕭欣浩指,以前的冰室多賣凍飲、冰物等,最多會一點輕食;而茶餐廳則是平價版西餐廳,將西餐廳及酒店的飲食文化抄過來。但因為冰室只賣飲品,真的較易被社會淘汰,所以隨著年代的改變,冰室就愈來愈少。

(圖片來源:電影《咖喱辣椒》劇照)
(圖片來源:電影《咖喱辣椒》劇照)

但現在,香港人喜歡懷舊、本土,所以部份人就跟上潮流,再茶餐廳改頭換面。香港愈來愈多新開的冰室再不只是賣凍飲、輕食,會加上茶餐廳飲食文化,變成「茶餐廳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