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抵達未知的伊爾庫茨克
飛機緩緩降落伊爾庫茨克,這是西伯利亞最大的工業城市,舷窗外地勤人員穿著厚重。作為沒有看過雪的熱帶人,對這裡的爛漫想像與對寒冷的恐懼交織在一起。
伊爾庫茨克,這個有著300年歷史的城市,300年都沒有變換過街道的格局,充滿了許多古老的屋子,在這裡,沒有強行拆遷。
從馬克思大街往列寧大街方向走,十字路口處的基洛夫廣場上有冰雕溜滑梯,好多的俄國小孩,這裡是入境隨俗增進國際友誼的第一站!
這裡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冷,很多時候都是在二三十度的室內被暖氣暖的懶散閒適,所以迫不及待想出去在雪地裡打滾一下。
DAY 2:奧利洪島的白色冰原
醒來,外面的天空濛濛亮,冬季日出時間約在9點。窗台上的積雪已半公尺厚,朝霞的餘光緩緩灑進屋子。
吃好了早餐,便開始了往奧利洪島的6小時車程。車內暖氣很暖,車窗上總是蒙著厚重的霜,後排想看窗外的景色,就要不停的擦拭著玻璃。
路上是一望無際的白色冰原,起伏的雪山,一路感嘆,一路猜想這地方夏天的模樣。
短晝斜陽,車子印著樹的光影前進著,雪地裡偶爾出現的馬群,讓人意識到即使是冬季,這片大地仍然保持著它的生機。
一路顛簸,終於到了碼頭,12月-1月底一般是需要乘坐氣墊船上島再換車,2月中旬後車子就可直接開上島。
冰湖很滑,遇見一位背包客,騎自行車上島,勇氣可嘉。上島換車,這是前蘇聯鐵皮車,沒有安全帶,椅子無法調節,山路陡峭,我只好緊緊抱住行李箱。
途中,前面一輛蘇聯車陷入積雪中,司機在鏟雪,可似乎沒有什麼用。然而戰鬥民族們卻是非常的團結,後面的司機立馬去拉陷入雪中的車,儘管還有一輛滿載遊客的車在等著。
太陽下山後,氣溫驟降。在零下二十多度,半公尺深的雪地裡,走了很久。最後摸索著看到民宿的那一刻,心中多開心。
吃飽喝足再泡個熱水澡,獨自在院子裡盪著鞦韆看滿天星辰,遠離喧囂的村莊,這裡只有貓狗叫聲此起彼伏。即使在零下二十度的冬季,這裡的星空仍然璀璨的讓人感動。多想珍惜在這裡的每分每秒,多想時光走的再慢一些。
DAY 3:馳騁在貝加爾湖
早上8:00去拍日出,在低溫和沒有吃早餐的情況下,整個人和所有電子設備都停擺了。眉毛、睫毛、頭髮、口罩與帽簷全都結霜,一邊走著,霜化成水往下滴,就連攜帶的熱水瓶也因杯口結冰而打不開…
之後出發北線,戰鬥的一天要開始了。從碼頭駛進貝加爾湖,第一站是薩滿石。冰面時而純白、時而淡藍、時而像黑鑽石一樣散發光芒,劃出千萬道或簡約或繁瑣的痕跡,所有都異常純粹。剛開始的冰湖路面都很平整,接下來的冰面都是不可恭維的。
貝加爾湖最深有1620公尺,冬季冰厚可達1公尺。萬籟俱寂的冰面上,經常能聽到”轟轟”的聲音,是冰層的碎裂聲,它就發生在你的腳下。
猜猜這是做什麼的?有人說是雪橇有人說是纜車…在司機示範了無數遍後,終於懂了,是釣魚的。
DAY 4:慢節奏的胡爾日村
胡日爾村子一直到2005年才全面通電,這裡算是無人管轄的地區。沒有高科技設備,然而每個房間裡的畫與裝飾卻是少不了。窗戶門框上的圖案,屋頂的配色,一點一滴都體現著人們對美的追求。
從教堂出來,坐電車回中央市場,約步行15分鐘到達130風情街。這裡有大型商場,頂樓是電影院與餐廳,最底層是超市與化妝品店。
今晚的住宿就像童話裡的屋子,靜靜趴在滿是霧氣的窗台上暖和的看著屋外的漫天大雪,夜景如此美麗。
DAY 7:不捨揮別戰鬥民族
市區裡的日出絲毫不比湖邊的遜色。伊爾庫茨克的最後一天,要去中央市場坐巴士到李斯特維揚卡。
因為室內外溫差大的緣故,當地的車玻璃多數是裂的。這是此行坐過最顛簸的路,原本限速40的山路開到了60、70。1小時後終於平安到達終點站。
原本的計劃是逛小鎮,接著去切爾斯基山滑雪,可到小鎮已是下午14:00,於是就把剩下的時間調整的閒適一點。喝喝鮭魚湯後便從終點站往回走,下一站是魚市,走走拍拍約1個小時。期間會路過冰湖與完全不結冰的湖的交界處,這也是我從未見過的海闊天空。
日落後氣溫驟降,從魚市回到達伊爾庫茨克市區已經晚上8:00,臨走前吃了一頓饕餮大餐。戰鬥民族的食物都很實在,比起法國菜,這裡可能吃一兩道就飽了。擺盤精緻的東西不一定好吃,而看起來其貌不揚的往往味道鮮美,這是我對俄國美食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