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歌手黃明志捲入網紅謝侑芯命案風波,經過數日調查後於昨日獲釋。他今日首度在社交平台發聲,但237字聲明中刻意避談兩大關鍵細節,反而引發外界更多質疑。聲明內容的敘事策略和修改痕跡,更成為網民熱烈討論的焦點。

黃明志獲釋後首發聲明 大篇幅讚警方專業

黃明志在獲釋後的首份聲明中,用了大量篇幅描述警方調查的規模和專業程度。他在文中提到刑事調查部、D9重案組、毒品調查單位及特別行動小組等多個部門都有參與調查,並形容警方「很專業」。黃明志更詳細描述警方運用各種科技手段反覆錄供、抽絲剝繭的過程,並稱這是他「時間最長的一次Lokap」。整份聲明中,他花了相當篇幅強調自己承受的困境和警方調查的嚴謹性。

黃明志聲明避談案發細節 專家指敘事有偏差

然而,黃明志的聲明中完全沒有提及案發當天的任何具體細節。他沒有交代案發前的行為、與謝侑芯當日接觸的目的、發現異狀的確切時點,以及報案過程等關鍵資訊。犯罪學專家指出,根據「嫌疑人敘事偏差模型」觀察,涉案者若以情緒感受取代事件細節,往往是為了避免自身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形成可檢驗的因果關聯。這種刻意跳過可能引發外界聯想的行為責任,被視為嫌疑人敘事中最敏感的迴避區塊。

謝侑芯命案關鍵疑問 黃明志隻字不提接觸原因

黃明志在聲明中也未解釋與謝侑芯在案發當天「為何同處一室」的關鍵問題。他僅提到對方「盡全力搶救了,但卻無力回天」,但對於兩人見面的原因、是否為工作接觸、私人邀約或其他原因,以及此次見面是否事先約定等重要背景,通通沒有交代。犯罪學專家分析,嫌疑人避免描述與死者之間的「接觸目的與關係」,通常被解讀為避免激發外界對案件動機的推論,這也是危機聲明中最常見的迴避策略。

黃明志修改貼文內容 網民熱議背後用意

值得注意的是,黃明志最初發文的結尾寫道「職業無分貴賤」,但其後突然編輯修改為「拍OF不代表不正經」。這個看似微小的修改引起網民熱烈討論,不少人質疑修改背後的用意。

黃明志 謝侑芯命案 (圖片來源:Facebook@黃明志)
(圖片來源:Facebook@黃明志)

黃明志 謝侑芯命案 (圖片來源:Facebook@Namewee黃明志、IG@princessdolly0428.tw)
(圖片來源:Facebook@Namewee黃明志、[email protected]

黃明志 謝侑芯命案 (圖片來源:《中國報》)
(圖片來源:《中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