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內地輪椅女子滿懷期待前往日本旅遊,原以為這個發達國家會有完善的無障礙設施,豈料卻處處碰壁,從交通到餐廳都遭遇重重困難。她在網上分享經歷,直指日本的無障礙支援嚴重不足,更批評當地人過分古板冷漠,引起網民熱烈討論。

關西機場特急列車竟無輪椅專座

這名內地女子表示,她的日本之旅從一開始就充滿挫折感。在交通方面,連接關西機場與市區的Haruka特急列車竟然沒有專屬輪椅票,旅客必須購買普通座位,再麻煩工作人員協調單人位。她形容這與想像中的順暢體驗大相徑庭,讓她對日本的無障礙設施產生質疑。更令她無奈的是,即使在機場搭乘巴士時,工作人員仍僵硬地要求必須按票就坐後排,即便前排有空置的優先座也不允許彈性處理。

京都古蹟美景輪椅族難以親近

在古都京都,這名女子遇到更大的挑戰。她指出,雖然京都風景優美,但對輪椅使用者卻是嚴峻考驗,許多寺廟和老建築階梯林立,很少有為輪椅使用者改建的設施。即使號稱「無障礙通行」的場所,也常限制活動範圍,或要求更換為舒適度不佳的摺疊輪椅。加上石子路和門檻處處可見,每次移動都充滿挑戰,讓她無法盡情欣賞京都的文化古蹟。

高級餐廳設計對輪椅族不友善

在美食體驗方面,這名女子同樣感到失望。她表示,日本的高分餐廳很少對輪椅友善,不少餐廳即使在一樓,用餐區前仍設有階梯。同時,許多店門狹小到需將輪椅拆解才能進入,這對渴望體驗日本美食文化的輪椅旅客而言非常不便。她認為這些設計缺陷反映出日本社會對無障礙需求的忽視,讓身障人士難以享受完整的旅遊體驗。

網民認同日本社會缺乏彈性

這名女子的分享引起不少網民共鳴,紛紛留言表達認同。有網民指出「日本地鐵亦是這樣」,認為當地的無障礙設施確實有待改善。另有人批評日本社會「非常沒有彈性」,認為過分拘泥於規則而忽略人性化考量。她強調,日本「不給人添麻煩」的社會文化,可能讓身障群體傾向於被動接受現狀,因此削弱融入社會的機會和生活體驗,質疑人性需求是否真的比不過一張票上的座位規定。

日本旅遊 無障礙設施 (圖片來源:小紅書)
(圖片來源:小紅書)

日本旅遊 無障礙設施 (圖片來源:小紅書)
(圖片來源:小紅書)

日本旅遊 無障礙設施 (圖片來源:小紅書)
(圖片來源:小紅書)

日本旅遊 無障礙設施 (圖片來源:小紅書)
(圖片來源:小紅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