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低壓區同時現形 威脅逐步逼近
根據天文台在9月14日晚發佈最新衛星雲圖,位於菲律賓呂宋及東面海域的三個低壓系統已清晰可見,形成罕見的「低壓系統三重奏」。天文台科學主任在發表在「天氣隨筆」發表最新文章分析指,支配華南的副熱帶高壓脊南側已成為熱帶氣旋的溫床。
打風|多個熱帶氣旋或將生成恐登陸香港 星期幾最近香港?附天文台AI路徑
兩個低壓區合併成更廣闊低壓區
天文台表示,目前位置較近的第一及第二個低壓系統,其環流預計將在西移過程中逐漸合併,整合成一個更廣闊的低壓區,並在本周中後期移向海南島一帶,但其最終強度與路徑仍存在極大變數。與此同時,第三個低壓系統正在西北太平洋上醞釀,預計該結構將更為紮實,威脅不容小覷。
多個AI預測模型指第三風暴增強至颱風級或成「最強」
潛在的第三個低壓系統成為各國氣象預測模型的焦點,其發展潛力巨大,被形容為「一個比一個強」。多個電腦預報模式,包括人工智能模型「盤古」、「伏羲」及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的系統,均預測此低壓系統將橫過呂宋並進入南海北部。雖然各模型對其強度及移動速度的預測存在分歧,但普遍認為它有較長時間在海上發展,增強至颱風級別的機會相當高。
打風|天文台AI最新預測熱帶氣旋直闖400公里 星期幾最近香港?附路徑
其中,歐洲的AI預報系統「AIFS」更一度預測,該風暴可能在下周三(24日)直撲香港登陸。天文台提醒,電腦預報未經人手修正,變數極大,但已反映出潛在的嚴重威脅。
潛在影響浮現 高地風力或達3號風球級別
儘管熱帶氣旋路徑仍未完全確定,但其對香港的潛在影響已逐漸浮現。根據天文台預測,本周四及周五高地風力間中達6級,已達到3號強風信號的標準,屆時身處高地或空曠地區的市民將會感受到強勁風勢,所有戶外活動及高空工作都可能受到嚴重影響。隨著低壓區帶來不穩定天氣,狂風雷暴將會頻繁出現,市民外出需注意交通安全,特別是駕駛人士應警惕路面濕滑及橫風的風險。天文台呼籲市民保持警覺,持續留意最新的風暴消息及天氣報告,以便及時採取防禦措施。
打風|多個熱帶氣旋或將生成恐登陸香港 星期幾最近香港?附天文台AI路徑
天文台緊急預警:下周天氣急劇轉差
隨著低壓系統逐步靠近,天文台已發出明確警告,預測本港天氣將由周三(17日)起顯著轉壞。天文台指受其影響,本周中後期華南沿岸驟雨增多,風勢較大。
根據最新的九天天氣預報,周四(18日)及周五(19日)天氣最為惡劣,將會出現間中驟雨及狂風雷暴,部分地區雨勢有時頗大。風力方面,預測將吹東至東南風4至5級,高地風力更可能間中達到6級,相當於3號強風信號的風力水平。市民需密切留意天氣變化,為惡劣天氣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