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黑熊大膽爬窗覓食 村民驚恐錄影求救
事發當日晚上7時,有村民發現黑熊企圖從工寮窗戶爬入屋內,雖然內心害怕,但仍冷靜用手機錄影並立即通報當局。從影片可見,黑熊動作靈活地試圖攀爬進入建築物內,場面相當驚險。保育人員接報後立即趕赴現場,迅速布設2組誘捕籠,過沒多久就成功捕獲這隻闖入民居的黑熊。整個捕獲過程相對順利,避免了人熊衝突的進一步升級。
林業署確認幼熊營養不良 體重僅12.3公斤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表示,被捕獲的黑熊為公熊,體型明顯瘦弱且營養不良,體重僅12.3公斤、體長99.5厘米,初步研判為幼熊。「這隻小熊的體重明顯偏輕,顯示牠可能長期處於飢餓狀態。」當局為避免熊隻受驚與村民恐慌,迅速將熊送往動物醫院進行詳細健康檢查。獸醫將評估黑熊的身體狀況,確認其是否具備在野外獨立生存的能力,若短期內無法適應野外環境,將先進行野化訓練再考慮野放。
卓溪鄉母子熊同時出沒 當局加強防熊措施
當局透露,近日村民陸續看見有大小熊同時在附近出沒,研判可能是母子熊的活動範圍出現重疊情況。專業驅熊隊將持續在現場進行24小時巡查,利用紅外線相機與足跡辨識技術確認是否仍有其他熊隻在附近活動。同時,當局已加強社區防熊宣導工作,向村民發放熊鈴、防熊噴霧等專業驅熊器材,教導居民如何在遇到黑熊時保護自身安全。這些預防措施對於減少人熊衝突事件具有重要意義。
台灣黑熊棲地與人類生活圈重疊 覓食壓力成關鍵
林業署指出,卓溪鄉位於台灣黑熊的自然棲地範圍內,過去多次發現熊與人類的生活範圍距離並不遠,但黑熊通常會與人保持安全距離,不會主動靠近民宅。「部分熊因覓食壓力或人為食物誘因,才可能接近工寮或雞舍尋找食物。」專家分析,隨著氣候變化和棲地縮減,野生動物的覓食行為模式正在改變,這種人熊接觸事件未來可能會更加頻繁。當局呼籲民眾妥善處理廚餘和食物殘渣,避免吸引野生動物靠近住宅區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