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譽為香港「四大才女」之一的梁芷珊(Canny)於2002年與羅傑承結婚,婚後育有一女羅樂桐(Eily),一度被譽為娛樂圈內的模範夫妻,惟二人在2017年已低調離婚。 梁芷珊以親身經驗詮釋母女同行的成長路,女兒羅樂桐於牛津大學碩士畢業,成績斐然,更取得Distinction,成為媽媽心中的驕傲。媽媽梁芷珊於社交平台發表感言,道盡多年來教養孩子的心路歷程,令人動容。

57歲梁芷珊女兒以11A佳績考入牛津大學

梁芷珊女兒羅樂桐不但繼承了母親的才女特質,外貌更被指與藝人兼兩子之母岑麗香相似。她自小赴英國升學,於2018年在英國中學公開試IGCSE中獲取11A佳績,其中包括1A**、9A*及1A(Add Maths),並順利考入牛津大學。

梁芷珊 女兒 梁芷珊(Canny)於2002年與羅傑承結婚,婚後育有一女羅樂桐(Eily),一度被譽為娛樂圈內的模範夫妻,惟二人在2017年已低調離婚。(圖片來源:Facebook@梁芷珊Canny Leung)
梁芷珊(Canny)於2002年與羅傑承結婚,婚後育有一女羅樂桐(Eily),一度被譽為娛樂圈內的模範夫妻,惟二人在2017年已低調離婚。(圖片來源:Facebook@梁芷珊Canny Leung)

梁芷珊赴英見證女兒牛津碩士畢業

近日,梁芷珊遠赴英國見證22歲女兒羅樂桐牛津大學碩士畢業,她在社交網分享短片,言談間非常感觸:

梁芷珊 女兒 梁芷珊遠赴英國見證女兒羅樂桐牛津大學碩士畢業。(圖片來源:Facebook@梁芷珊Canny Leung)
梁芷珊遠赴英國見證女兒羅樂桐牛津大學碩士畢業。(圖片來源:Facebook@梁芷珊Canny Leung)

「終於來到這天,女兒畢業了,媽媽也畢業了。牛津大學畢業禮裡,畢業生給心裡感激的人拍掌,家長友好給畢業生鼓掌。感謝女兒給我置身Sheldonian Theatre的機會,我是置身其中的一名家長,和坐在畢業生席上的女兒對望互相感謝,那真是我人生中極其感動的一刻。陪伴成長、見證走過碩士畢業之路,今天寫下這小里程碑的激動,不只屬於女兒,也是屬於我這個剛畢業的母親 -Eily取了Distinction,請容我也給自己一個Credit。」

梁芷珊 女兒 梁芷珊遠赴英國見證女兒羅樂桐牛津大學碩士畢業(圖片來源:Facebook@梁芷珊Canny Leung)
梁芷珊遠赴英國見證女兒羅樂桐牛津大學碩士畢業(圖片來源:Facebook@梁芷珊Canny Leung)

梁芷珊分享育兒秘訣:養出沒有選擇困難症孩子

梁芷珊透露自己的育兒秘訣:「培育孩子,各有不同方法。我的最重要目標,是養出沒有選擇困難症的孩子。人生最重要的是懂得判斷、作出選擇,能夠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已很好。」

梁芷珊 女兒 梁芷珊遠赴英國見證女兒羅樂桐牛津大學碩士畢業。(圖片來源:Facebook@梁芷珊Canny Leung)
梁芷珊遠赴英國見證女兒羅樂桐牛津大學碩士畢業。(圖片來源:Facebook@梁芷珊Canny Leung)

她強調比學業成績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作出選擇並負責的能力。她自言從不多替女兒做決定,而是陪伴分析每個選擇背後可能發生的情況,讓孩子明白每個決定承載的後果。梁芷珊認為,人生最珍貴的禮物就是學懂判斷與承擔,這亦是母親身份的最大任務。

「我會陪伴她分析每個選擇背後可能發生的情況 -由最好到最壞的Scenario,更重要是讓她明白每個決定都附帶一些結果/後果。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他們憑直覺、憑喜好隨意作出選擇。」

梁芷珊 女兒 梁芷珊遠赴英國見證女兒羅樂桐牛津大學碩士畢業。(圖片來源:Facebook@梁芷珊Canny Leung)
梁芷珊遠赴英國見證女兒羅樂桐牛津大學碩士畢業。(圖片來源:Facebook@梁芷珊Canny Leung)

梁芷珊採用「Yes approach」鼓勵及支持女兒

在教養女兒過程中,梁芷珊很少下命令及制定嚴格規則。她採用「Yes approach」,以鼓勵及伴同行動為主軸,讓孩子「選擇─承擔─成長」。她坦言,成果優秀時共同歡慶,遇挫折時則坦誠討論,幫助女兒認清哪些決定會影響自己以至他人。這份信任與開放的教養方式,不僅造就子女的學術成果,更深化母女之間的連繫:

「經過不同嘗試和見證結果之後,孩子會逐漸建立屬於自己的思考模式和判斷、選擇能力。教養孩子,我少用命令和規則,甚至不太用賞罰,多採用Yes approach ,而不用 No Approach,(對應現在就是捨Supervised Training取 Reinforced Training)重要的是用陪伴和分析。和孩子一起經歷『選擇 ~承擔 ~成長』過程,需要時伸手幫忙,有好結果同享喜悅,不理想時坦誠討論,讓她明白哪些選擇影響自己和他人,要學會避錯。」

梁芷珊 女兒 (圖片來源:Facebook@梁芷珊Canny Leung)
(圖片來源:Facebook@梁芷珊Canny Leung)

梁芷珊不期望女兒聽話:只願她做自己

談到親子關係時,梁芷珊說:「我不期望孩子聽話,只願她聆聽內心,為自己的決定負責,有她滿意的成果,就是我最大欣慰與驕傲。」這句話道出時下教育之道:與其要求子女全盤服從,不如讓孩子探索人生每一條分歧路,敢於作主,學會成長。

梁芷珊坦言不期望女兒聽聽話話,只願她聆聽內心,為自己的決定負責,只要能自主、負責地成長,才是真正的成功。

「人生本來就充滿判斷和選擇。研究說人每天需要做3000到35000次決定 -有意識的,和沒意識的,每個决定,劃上下一步軌跡。我不期望孩子『聽話』,只願她聆聽內心,做出合適決定,有她滿意的結果,就是我最大欣慰與驕傲。謝謝女兒的努力,我的驕傲。」

梁芷珊認「Hea媽」: 唔駛報十間幼稚園,唔駛補習,唔駛學芭蕾舞,唔需要學七國語言

早於2018年,當女兒在英國IGCSE奪取11A優異成績時,梁芷珊已稱自己是一名「Hea媽」,從不做怪獸家長,更強調:

「我哋完全無push個女,無怪獸家長過。我終於可以用事實來證明,小朋友讀書學習係唔駛迫既,開心快樂成長最緊要,絕對唔駛報十間幼稚園,唔駛補習,唔駛學芭蕾舞,唔需要學七國語言。」

梁芷珊 女兒 (圖片來源:Facebook@梁芷珊Canny Leung)
(圖片來源:Facebook@梁芷珊Canny Leung)

總結梁芷珊教女7大秘訣

  • 培養孩子的重點是讓他擁有獨立判斷力,避免「選擇困難症」,明白為自己決定負責。
  • 很少幫女兒作決定,而是陪她分析每個選擇的可能結果與後果。
  • 小時候鼓勵孩子按直覺做選擇,長大後累積經驗,逐漸形成自我判斷力。
  • 教養方式少用命令和規則,也不用獎罰,主張「Yes approach」正面引導。
  • 以陪伴和討論為主,面對結果時同享喜悅,遇挫則討論,懂得避錯。
  • 相信人生充滿選擇與判斷,因此自省和選擇非常重要。
  • 不要求「聽話」,只希望女兒能聆聽自己、勇於負責,活出理想人生。

圖片來源:Facebook@梁芷珊Canny Leung資料或影片來源:原文刊於SundayKi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