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i | 女 | 06/11/2015 8:54:46:「我今年三十歲,聽說三十歲那一年可以申請 Working holiday,我想辭職,去一次。你會有什麼意見?」

Aki小姐:

最近,有一個朋友看了一篇文章,希望香港人「別再美化辭職去旅行」。同時,我的學生也傳我日文的版本,有另一位日本作者,也寫了類似的事。

問題是,辭職,去旅行,代表什麼?

3 個月就「發現自己」 還需要出走嗎?

有一次,我去做一個日本留學的獎學金面試,那是大學工作的一部份,我對學生也沒有太多的期望或意見。

畢竟,這些路我也走過,學生們的答案,其實我都可以預期。每當他們說:「I would like to… 」腦中就飄出 「seize the golden opportunity」。總之,opportunity 就一定是 golden 的。而當他們說想去交換留學,一講到 broaden ,我腦中就飄出 my horizon。

總之,去留學,來來去去,都是那幾套說詞。只是,有一次,有一個申請人,好像背了一些說詞進面試室,急忙的表達自己「曾去台灣交換留學⋯⋯ 3 個月」,就學到獨立思考、擴闊視野以及認識新朋友,甚至已經「重新發現自己」了。她說了這些對白後,我的同事打趣的說:「既然她 3 個月就完成了人生要完成的目標了,那麼她也沒有必要,要去交換留學了吧?」

惹人妒忌的「出走」  無非網絡「晒自由」

在網路,我看到那些「羨慕」或「妒忌」辭職去旅行的人,大抵相似:都對自己現在的生活有點不滿。生了孩子不能去旅行的,留在香港要幫手供房貸的,父母被迫提早退休要開始養家的,都不能「出走」了。於是,他們就開始羨慕那些在網路「晒自由」的面書朋友(也許那些人見也沒有見過,萍水相逢也談不上)。

總之,她就要在繁忙時間坐地鐵,在無理取鬧的客人面前忍氣吞聲,在勢利市儈的親戚面前裝有禮貌,而網路的另一端,就有人拍著雲、拍著冰滴咖啡、拍著路軌,寫幾句:人生應該是這樣/味。咖啡/記憶像路軌一樣長(明明看上去就一點都不長)⋯⋯說到底,都是對「自由」的幻想。

浪蕩日本「尋找自己」 結果⋯⋯逃不過迷失收場

心理學家佛洛姆的《逃避自由》中,寫到人類由中世紀到現代社會,沒有封建制度,人就失去了生活的安全感。享受自由的同時,就自然要承擔自由的代價。人如何會得到自由?心靈味精水類的「自救書」(self-help)總會教你:認清自己、嘗試「斷捨離」、人生要幾套衫幾套裙就足夠⋯⋯總之,自由的定義,就是減少支出。

可是,你又有辦法,有能力不去跟別人比較嗎?你的同齡同學,已婚,已有房,已生孩子,你呢?你還在工作假期?扮享受人生?回來什麼都一團糟,怎麼辦?

我的學生在日本的私立大學就讀,他就說,看過很多不同的人,以「尋找自己」之名,做一些「很自由」的事,最後人生就慢慢走下坡:有日本人因為失戀而不上學,去了流浪,三個月後回來就不回家,街頭野宿,說要尋找生命的意義。
有些韓國人,去了日本讀書,就不斷打工,打工累得天昏地暗,上不了課,修不完單位,又找不到工作。還有些中國人,就一直在打工,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要去日本⋯⋯

一直去旅行的代價 你願意付出嗎?

有時候,我看著一些比我年輕的人,一直去旅行,好像很自由。
他們所付出的,都好像看不見。我現在看日劇可以不看字幕,是因為我在大學畢業後,我的同學都在找結婚對象、為事業打拼的時間,去背那些我一輩子都不一定會用一兩次的一級文型。

同出版社的阿柴,他現在又萬里旅行了,現在好像不知到去了什麼伊斯坦堡還是以色列,但他放棄了護士的高薪厚職,甚至是坊間大學畢業生期望的那種「平凡正常」、結婚生孩子的人生路。

結論是:美化「辭職旅行」的真相⋯⋯

為什麼人總會美化「辭職去旅行」或「工作假期」呢?無他的,大部份人,都沒有勇氣面對自己:究竟自己有沒有思考過,我要追尋自由嗎?還是日復日的以「否定」建立人生:我討厭我的工作、我討厭我的包袱、我討厭自己的生活……卻沒有勇氣問一問:「我真的有勇氣離開現在的籠牢,去找新的生活嗎?」

而找了新的生活,別人跟你過的生活不一樣:他們有孩子,有家庭,有房貸,有一份「別人覺得算不錯」的工作,而你沒有了,你又會感到不安嗎?

執筆之時,報章報道,有一個廣告人疑因心臟衰竭而猝死,又有一大票人出來 RIP和「反思」工作是不是等於賣命。說到底,有幾多人真的會問一問自己,想過什麼人生?還是看著人家的面書,去活別人的人生,就叫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