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熱|港人平日周末喜歡近近地北上到廣州、深圳玩樂,但最近廣東省一種「基孔肯雅熱」疫情持續,合共錄得4,824宗,而深圳亦發現首宗「基孔肯雅熱」。即睇深圳高危地區、基孔肯雅熱7大病徵、潛伏期、預防方法等。

北上注意目錄



回到目錄

「基孔肯雅熱」是什麼?

根據衛生署,基孔肯雅熱是一種由基孔肯雅熱病毒引起的蚊媒傳播疾病,主要透過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叮咬傳染給人類。基孔肯雅熱已在110多個國家被發現,當中包括非洲、亞洲、歐洲、美洲和印度洋及太平洋群島等地。患者感染基孔肯雅熱後會出現發燒和嚴重關節痛, 症狀通常是自限性的,一般持續數天。但有些患者的關節痛可能會持續數月,甚至數年。

回到目錄

佛山投放5,200條魚苗食幼蟲

「重災區」廣東佛山市近日出奇招,透過生物防治方式,投放5,200條「食蚊大肚魚」的魚苗於轄區內兩處公園,以降低蚊蟲孳生密度,以期從源頭切斷蚊媒傳染病的傳播鏈。

基孔肯雅熱 一條食蚊魚可以食到438隻蚊(圖片來源:廣州日報)
一條食蚊魚可以食到438隻蚊(圖片來源:廣州日報)

回到目錄

深圳發現首宗「基孔肯雅熱」

根據廣東疾控局(27日)通報,於7月20日至26日期間,廣東省新增了2,940宗基孔肯雅熱病例,合共4,824宗,暫時未有重症和死亡病例。當中有深圳首宗確診病例,佛山為最嚴重,至今累計2,882宗。廣州、中山、東莞、珠海等地亦錄得病例。

「基孔肯雅熱」以白紋伊蚊傳播  附深圳高危地區

基孔肯雅熱主要透過帶有基孔肯雅熱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而傳染給人類。當基孔肯雅熱患者被病媒蚊叮咬後,病媒蚊便可能受到感染,若再叮咬其他人,便有機會將病毒傳播。

回到目錄

基孔肯雅熱的病徵

患者感染基孔肯雅熱後會出現發燒和嚴重關節痛,其他常見症狀包括肌肉疼痛、頭痛、噁心、疲倦和出現紅疹。症狀通常是自限性的,一般持續數天。但有些患者的關節痛可能會持續數月,甚至數年。

基孔肯雅熱所引致的嚴重症狀及死亡十分罕見,除非本身已存在的健康問題有關,亦有可能會引起眼、心臟及神經的嚴重併發症。新生兒、年紀較長人士及長期病患者出現重症的風險較高。

基孔肯雅熱的潛伏期

基孔肯雅熱的潛伏期為 2 至 12 天,通常為 3 至 8 天。

回到目錄

基孔肯雅熱預防方法

衛生署指預防基孔肯雅熱的最佳方法是避免被蚊子叮咬,以及防止蚊子繁殖。

基孔肯雅熱|防止被蚊叮咬

1. 穿著寬鬆、淺色的長袖上衣及長褲。

2. 於外露的皮膚及衣服塗上含避蚊胺(DEET)成分的昆蟲驅避劑。

  • 孕婦及 6 個月或以上的兒童可以使用含避蚊胺成分的昆蟲驅避劑。在一般的情況下,孕婦使用避蚊胺的濃度上限是30%,兒童則為10%

3. 採取其他關於戶外活動的預防措施:

  • 避免使用有香味的化妝品或護膚品
  • 依照指示重複使用昆蟲驅避劑
  • 如同時使用昆蟲驅避劑及防曬液,應先塗防曬液再塗上昆蟲驅避劑

基孔肯雅熱|防止蚊子繁殖

1.防止積水

  • 每星期為花瓶換水一次
  • 避免使用花盆底盤
  • 緊蓋貯水器皿
  • 確保冷氣機底盤沒有積水
  • 把用完的罐子及瓶子放進有蓋的垃圾箱內

2. 避免蚊蟲滋生

  • 應妥善存放食物及處理垃圾

圖片來源:深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資料或影片來源:香港衛生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