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疫情雖然未受控,但不少港人想趁放假避走到郊外散心。其中一個原因可能以為山野的人會比較少,不過當人人都有這想法時,往往山上便人頭湧湧,甚至多人過旺角。早前就有資深行山客分享,不少行山人士一見到其他人就如驚弓之鳥,簡直有如「見鬼」一樣。化學系博士K Kwong就教大家6招貼士,釋除大家的安全疑慮。即睇GOtrip小編為你精心推薦的2024香港郊遊最新資訊:

【溫馨提示】郊遊時,要尊重自然環境,不要留下垃圾。另外,行山前一定要做足準備,量力而為,注意難道級別,不要獨自一人行山。安全至上,一同享受這城市的美好風景。

行山客憂感染 成驚弓之鳥

經常討論行山話題的fb專頁「越野狂人」早前開Post指,行山時遇過幾個迎面而來的人,他們和其朋友都沒戴口罩,當他們見到事主遠處行來,就馬上戴上口罩、雙手掩口鼻:「好似見鬼咁」。甚至有人即刻戴上口罩。「越野狂人」版主認為,太害怕根本不應去行山,有網民認同無需過份憂慮:「反鎖係屋企最安全。」也有網民表示理解,認為應該要戴口罩,甚至不應半途除下口罩,要戴全程。

劇照,非當事人(圖片來源:YouTube@TVB (official))
劇照,非當事人(圖片來源:YouTube@TVB (official))

劇照,非當事人(圖片來源:YouTube@TVB USA Official)
劇照,非當事人(圖片來源:YouTube@TVB USA Official)

在公眾地方須佩戴口罩?

根據《預防及控制疾病(佩戴口罩)規例》(第599I章),在指明期間内,除了《郊野公園條例》(第208章)第2條所界定的郊野公園及特別地區內的戶外公眾地方,任何人在登上公共交通工具時,或在身處公共交通工具上時;或在進入或身處港鐵已付車費區域時;或進入或身處指明公眾地方時,須一直佩戴口罩。

不少人假日都會去行山(圖片來源:Unsplash@Tim Foster)
不少人假日都會去行山(圖片來源:Unsplash@Tim Foster)

做運動期間佩戴口罩可否獲豁免?

《規例》有訂明,任正於非室內地方進行體能活動(包括運動),而該項活動對個人而言,可合理地視為相當消耗體力,即屬在該處不佩戴口罩的合理辯解。

所以一般而言,在戶外進行劇烈運動的人士,都應符合上述的情況而不需要佩戴口罩,而執法人員會按實際情況和各相關因素判斷是否接納相關合理辯解。

山徑人山人海 反增感染風險?

假日的山頭人山人海,如果擔心增加飛沫傳播機會,疫情行山又有甚麼注意事項?K Kwong除了是化學系博士外,更是位行山友,他就曾在facebook教大家6大貼士,解決以上的疑問!

KKwong除了是化學系博士外,更是位行山友,閒時都會相約友人齊齊遠足。
K Kwong除了是化學系博士外,更是位行山友,閒時都會相約友人齊齊遠足。(圖片來源:FB@DrKKwongChem)

更不時於網上分享照片。
K Kwong不時於網上分享行山照片。(圖片來源:FB@DrKKwongChem)

K Kwong教路6大行山禮儀:

1. 去「高危行山徑」時,或10米範圍內有2個人時,請全程戴口罩。

*高危行山徑名單:麥理浩徑、衛奕信徑、港島徑、鳳凰徑、黃龍坑、船灣、獅子山、九徑、太平山,還有長洲、南丫島、塔門等島嶼。

K Kwong教路6大行山禮儀(圖片來源:FB@DrKKwongChem)
K Kwong教路6大行山禮儀(圖片來源:FB@DrKKwongChem)

2. 自己口罩自己帶走,切勿放入垃圾桶,馬騮及牛隻不時會翻垃圾桶。

3. 脫下口罩後,請注意附近有沒有人經過,若有,請勿做咳嗽、吐口水、大聲說話等危險行為,以免產生飛沫。

4. 若見到有人跑山,從後面趕上,別向後望,只要左、右移動就可以,因為「跑山友」可能一邊跑,一邊大力呼吸,飛沫會比較多。

5. 現為非常時期,平常的行山禮儀可免則免,迎面見到山友時,不用大聲打招呼,改以點頭即可,以免產生飛沫。

K Kwong教路6大行山禮儀
迎面見到山友時,不用大聲打招呼,改以點頭即可。(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

6. 建議可選擇較少人的山徑,不妨參考地圖或詢問朋友。K Kwong表示,自己多去一些較冷門的地方,例如西流江、大水湖、青松紅壑、杯靈雙渡、長咀、大蛇灣、女婆山、老虎騎石、牛耳石山、鹿巢山、石獅山及乾隆古道等等。

K Kwong教路6大行山禮儀(圖片來源:FB@DrKKwongChem)
K Kwong教路6大行山禮儀(圖片來源:FB@DrKKwongChem)

撰文:《新假期》編輯部、SY圖片來源:K Kwong、新傳媒資料室、Unsplash@Tim Foster、YouTube@TVB (offi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