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嶼部落私藏秘境 「咖希部灣」 ,讓遊客看完都沉默以對。

在旅行的同時,我們除了拍了一系列的美照,我們還留下了甚麼?

滿地的垃圾、隨手丟棄的菸蒂,還是不必要的污染?


《紐約時報》在2014年選出了世界必去的52個景點,台灣排名11位。報道中指出,台灣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外國遊客可以在台北享受國際級的美食,搭上高鐵又馬上可以去墾丁享受美麗沙灘,最重要的是搭上渡船就可以到世界級的潛水天堂-蘭嶼!

自從蘭嶼被媒體大肆宣傳後,湧進了大量的觀光客,原本只有綠島被觀光客攻陷,近幾年蘭嶼也逐漸被遊客佔據了。

除了蘭嶼島上的7-11、角板船、石板屋、潛水等著名景點外,最近蘭嶼開放了50年都未開放的「咖希部灣」 ,據說這裡不止是飛魚最密集的聚集地,還有一個讓所有遊客看完都沉默的景點。

 

看著沙灘、道路上、草地上滿山遍野的寶特瓶、鋁箔罐和塑膠袋,當地熱心居民自發性地進行淨灘活動,將所有的垃圾聚集在一起,將寶特瓶們壓縮設計成裝置藝術,放置在「咖希部灣」,提醒遊客們,這就是他們遺留下來的禮物。


而「咖希部灣」在達悟語中的意思是「放垃圾的地方」,因此居民們將這些垃圾放置在此,告訴大家,蘭嶼這片淨土在觀光客大量進入後,快要窒息了。

但是蘭嶼居民們並不是因此就反對觀光客,而是希望觀光客們能夠落實eco-tourism的觀念,隨手將垃圾帶回、不留在本來就不該有垃圾的海灘、草地和秘境道路上,保有原有蘭嶼的樣貌,不要將核廢料丟置在蘭嶼,繼續讓蘭嶼無法呼吸。

居民們發想到這個可愛的設計「自己的垃圾自己袋」。觀光客可以將垃圾隨手丟在環保袋中,並且不留在蘭嶼島上,帶回台灣本島,不增加小小蘭嶼的負擔。

這些有著翅膀的寶特瓶象徵著蘭嶼最著名的飛魚,原本充滿自然美景的蘭嶼,不應該在觀光客進入後,變成了垃圾滿地的景象。讓人工垃圾不落地,「自己的垃圾自己袋」,蘭嶼依然能夠像以前一樣,人與生態才能繼續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