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耶路撒冷,住在古城區南邊的阿布托,是阿拉伯人及猶太人混居的小區,較為罕有。家庭旅館的窗外景象,東方有橄欖山,西側是錫安山,雖然第一次來到這裏,但地名都是似曾相識。我在聖城的第一晚睡得不太安寧,不是自然醒來,而是被清真寺凌晨4時32分的晨禮播報吵醒,旅館主人Khaled笑說,他們早就習慣,果然到了翌日,我就一覺睡到大天光。

耶路撒冷的爭議

到達耶路撒冷,剛好遇着普珥節的假期,窗外下着毛毛細雨,球場上還是聽到學生踢波、吵鬧之聲,氣氛倒顯平和。我反正一早起床,便步行到聖殿山排隊參觀。聖殿山位於古城中心,猶太教徒可能會跟你說,這裏是世界中心。

他們認為,正是在這片土地上,上帝為考驗始祖亞伯拉罕,要他把老來而得的兒子以撒燒死獻神。亞伯拉罕絕對服從,正要殺子之時,上帝派天使下來打救。伊斯蘭教教徒則有另一版本,認為是先知穆罕默德夜行登霄之地,從這裏的石頭飛越上七重天,並一下子飛了去麥加。所謂聖跡,似是真實,抑或虛構?就算在信徒圈子裏,也一直存在爭議。只是若然不提虛構的歷史,就沒可能體會現世的真實。總之聖殿山這塊不到15萬平方米的地方,被不同宗教,賦予太多意義。

聖殿山的防範

進入聖殿山,共有十一個門口,但對於非穆斯林,只能在靠近西牆的入口進入。入口處用希伯來文及英文寫着:「根據《托拉》戒律,因其神聖,(猶太教徒)嚴禁進入聖殿山——以色列大拉比 示。」雖然是進入存在於地面的聖地,但安檢與坐飛機差不多,連電腦、iPad、Kindle電子書或任何帶有宗教符號的飾品,也不能帶進去。我到了安檢入口時,才忽然想起自己的錢包上,掛了一個金剛銀飾,安檢人員一看,也不理會,他們要防範的,是有猶太教特徵的人或物。

乍聽起來,在以色列管治的耶路撒冷,最神聖的聖殿山上嚴禁猶太教徒朝拜,似乎難以理解。實情是1967年的六日戰爭後,以方才正式奪取整個耶路撒冷的管治權,但聖殿山仍然由約旦的伊斯蘭宗教財產委員會管理。對阿拉伯人來說,這裏是阿克薩及圓頂清真寺,嚴禁猶太教徒在上面做禮拜,似乎是理所當然。阿拉伯人更認為,猶太人一直想把清真寺炸毀,重建聖殿。猶太人指責這是陰謀論,是阿拉伯人誣衊他們的藉口,但以前有個叫「猶太地下」的恐怖組織,真的有策劃過炸毀清真寺的計劃,阿拉伯人的指控或恐懼,似乎也非無中生有。

「和平之城」的諷刺

耶路撒冷這個名字的意思,其中一說,是「和平之城」。不過單看聖殿山上的爭議,加上過去三千年的歷史,聖城好像沒有真正和平過。耶路撒冷就是雙城,如果學着狄更斯的口吻,這裏是年輕之城、古老之城、天上之城、地下之城、現實之城、虛構之城。世上大概沒有別的地方,比耶路撒冷更讓人充滿期盼、想像、敬拜、揣測或是怨懟。

排隊進去聖殿山花了頗長時間,只剩半小時參觀。等待的時候,雨勢又忽然變大,遊人都被淋濕。前有幾名遊客抱怨說:「快點停雨吧,否則我會對耶路撒冷有壞印象!」說罷雨就停下來,遊客高興地說:「哇你們看,我剛才一說要停雨,果然就停了!」其實這裏就是時雨時停,下雨之時你說快停,必中無疑。不過看到遊客那麼高興,宛若神召,我在旁邊就只好微笑不語,始終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座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旅遊app推介:

耶路撒冷面積只有十分之一個香港,但想抽取幾個重要景點來參觀,肯定會選擇困難。如果諳英文的讀者,不妨下載耶路撒冷發展局自行開發的免費手機應用程式。裏面分了數條路線,古城牆、錫安山、老區市場等等,有地圖及GPS提示方向。我在耶路撒冷時參加了一些本地遊,相比之下,我覺得自己一個人拿着手機app去理解這個城市,更有啟發。

iPhone版:http://bit.ly/jerusalemiphone
Android版:http://bit.ly/jerusalem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