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築地 吃壽司,呑拿魚大拖羅夠高級了吧?誰會想到日本人曾經把它當成下欄魚?甚至用來當肉腸做罐頭!

早於江戶時代,日本人已嫌呑拿魚肥膩不吃,等到昭和年代,冷凍及保存技術突飛猛進,自己唔食就製成罐頭出口美國!咁醒,抵佢發達,很快就成為美國入口呑拿魚罐頭的首席出口國。

好事多為、破壞大自然、損人不利己從來都是人類的本性,1954年美國在太平洋馬紹爾群島進行核爆試驗,當時在鄰近海域捕魚作業中的日本第五福竜丸補核輻射感染,漁船回到燒津港後,事隔多日才確診23名船員中了輻射(原子病),而當時漁船上的呑拿魚早已卸貨,並運送到包括築地在內的日本各個市場,最後幸好能趕及緊急煞停呑拿魚拍賣。驗出高濃度的輻射魚,就直接在築地埋入深土之中,從此不見天日。事件後,漁民提出嚴正的抗議,終於成功阻止在該水域再進行核試。可惜人人都怕了吃呑拿魚,黑仔的呑拿魚再次乏人問津,只好成為加工肉腸的原料。事隔多年,才慢慢乘著經濟急速的發展,人們漸漸恢復信心,呑拿魚的買賣才回到正軌。